在Shopee平台进行选品,你可以从多个渠道和角度去发掘潜在的爆款和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选品“源头”和方法:
一、 平台内部挖掘(Shopee自身数据与趋势):
Shopee卖家中心(Seller Centre):
热销榜/畅销榜(Best Sellers/Top Sales): 这是最直接的入口。在卖家中心找到你所在站点(例如,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热销榜单,按品类浏览。重点关注那些销量高、排名靠前的商品,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如价格、功能、风格、品牌)。
搜索词分析(Keyword Analysis Tool): 如果你有卖家账号,这个工具非常强大。它可以告诉你哪些关键词的搜索量高,竞争程度如何,从而帮助你发现用户正在寻找什么。
趋势(Trends)/发现(Discover)板块: Shopee经常会推出一些主题活动或趋势推荐,关注这些内容可以捕捉到最新的流行风向。
广告后台数据(Seller Ads): 如果你投放了广告,分析广告后台哪些产品点击率高、转化率好,说明这些产品有市场需求。
买家评价(Product Reviews): 仔细阅读同类产品下的买家评价,了解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还想要什么,这能为你改进产品或发现新需求提供线索。
Shopee买家端:
直接浏览: 像普通消费者一样,在Shopee上浏览各个品类,尤其是那些你感兴趣或打算进入的品类。留意那些“销量”标识很高、评论数量多的商品。
搜索框下拉提示: 在Shopee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观察下拉列表出现的搜索词。这些词汇是Shopee用户实际在搜索的内容。
关注活动页面: 留意Shopee首页的各种促销活动、闪购(Flash Deals)等,里面的商品通常是平台力推或销量可观的。
二、 外部市场洞察(平台之外的趋势与灵感):
社交媒体平台:
TikTok: 全球最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是发现潮流产品、爆款商品、网红推荐的首选之地。搜索相关话题标签(Hashtags),如 #shopeefinds, #tiktokmademebuyit, #lazadahaul,以及特定品类的热门标签。
Instagram: 视觉化平台,关注时尚博主、生活方式达人、潮流品牌,了解最新的设计和流行趋势。
小红书(RED): 主要面向中国消费者,但其分享的潮流趋势和好物测评,对东南亚市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Facebook: 关注相关的购物群组、品牌主页、以及当地的社群讨论。
YouTube: 观看产品评测(Unboxing/Review)、好物分享(Haul)视频。
电商巨头与新兴平台:
Amazon/Lazada/TikTok Shop/Temu等: 浏览这些平台的畅销商品、新品榜单,了解全球范围内哪些产品正在热销。虽然市场有差异,但很多趋势是共通的。
阿里巴巴(1688/1688.com): 这是中国最大的批发平台,很多Shopee卖家都是从1688寻找货源。在1688上,你可以看到哪些款式正在热销,以及供应商的起订量和价格。
行业报告与资讯:
关注一些电商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了解特定品类在东南亚市场的增长趋势、消费者偏好等。
阅读时尚、科技、生活方式类杂志或网站,获取前沿资讯。
三、 供应商与工厂渠道:
大型批发市场: 如果你身处有大型批发市场的地区(如中国的广州、深圳、义乌等),可以亲自去逛,直接观察市场上的流行款式和材质。
线上批发平台:
1688.com: 如前所述,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批发平台,是寻找货源和了解爆款的重要渠道。
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 面向国际买家,可以找到各种品类的供应商,但通常起订量较高。
工厂直采: 如果你有一定的销量基础,可以直接联系工厂,了解他们最新开发的产品,甚至可以要求定制。
四、 从自身经验和用户反馈出发:
个人兴趣与专长: 选择你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更容易理解产品、发现用户需求,并进行有效的推广。
解决痛点: 回想自己或身边朋友在生活中遇到的不便或困扰,是否有产品可以解决?这些“痛点产品”往往有很强的市场需求。
优化现有产品: 通过分析现有产品的差评或用户反馈,可以发现产品可以改进的地方,甚至由此衍生出新的产品。
选品的核心思路:
数据驱动: 结合Shopee内部数据和外部市场趋势,进行理性分析。
用户导向: 始终从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和喜好出发。
差异化: 在同质化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可以是独特的设计、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更快的物流或更优质的服务。
小批量测试: 对于不确定的新品,先小批量上架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加大投入。
通过以上这些渠道的结合运用,你可以更全面、更有效地发掘出在Shopee平台上具有潜力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