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 的“崛起”并不是一夜爆红,而是母公司 Sea Group 用近 10 年时间把“游戏-支付-电商”三步棋完整走通,再把中国打法本土化复制到 10 多个国家的结果。可以把它的成长拆成 4 个阶段来看:
1. 2015 之前:先靠游戏攒“流量池”
2009 年 Sea 前身 Garena 成立,拿下《英雄联盟》东南亚代理权,用网游把用户和支付体系一次性跑通。
2014 年推出 AirPay(后改名 SeaMoney),把钱包、充值、点卡全部装进自己体系,为后续电商闭环埋下伏笔。
到 2014 年底,Garena 已经是东南亚游戏老大,手握 2 亿+注册用户——这成了后来 Shopee 起步即“自带流量”的最大底牌 。
2. 2015-2017:C2C 切入,移动+社交+免佣抢市场
2015 年 6 月 Shopee 在新加坡上线,第一天就只做 App、不做 PC,切中东南亚“跳代”直接移动化的红利。
早期对标 Carousell,主打“聊天成交”C2C,平台 0 佣金、0 店铺费、包邮补贴,半年内冲到 App Store 购物榜第一 。
2016 年把跨境团队放在深圳,对中国供应链“一键搬货”做代购模式,解决本地 SKU 不足,GMV 开始翻倍 。
3. 2018-2021:补贴+本土化,把 GMV 做到 600 亿美元
2018 年起全面转向 B2C,推出“Shopee Mall”对标 Lazada 的天猫店,同时保持免佣政策 12-18 个月,把品牌方先圈进来。
自建跨境物流 SLS(Shopee Logistics Service),头程集货、干线包机、清关、尾程派送全链路打通,跨境时效从 20 天缩到 5-7 天 。
2019-2021 连续三年砸补贴:9.9、11.11、12.12 大促单日成交翻 5 倍;2021 全年 GMV 626 亿美元,订单 62 亿单,占东南亚 56% 份额,把 Lazada 压到第二 。
4. 2022 起:砍掉亏损市场,把“规模”变“利润”
2022 年撤出欧洲(波兰、西班牙、法国)和印度,拉美只保留巴西、墨西哥,裁员 7000+ 人,把亏损率从 30% 打到 5% 以内 。
提高佣金、广告、支付费率,推出“广告+商城+金融”三驾马车,2023 年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提前完成“自给自足”目标 。
关键打法小结
| 阶段 | 核心策略 | 结果 |
|----|-----------|------|
| 流量池 | 游戏+钱包先行 | 2 亿级用户、支付闭环 |
| 起量期 | 0 佣金+包邮+聊天成交 | 1 年拿下 7 国榜首 |
| 扩张期 | 补贴+本地化物流 | GMV 3 年翻 5 倍 |
| 盈利期 | 砍市场+提佣金+广告变现 | 2023 开始持续盈利 |
一句话总结:
Shopee 的崛起=“先用游戏攒流量,再用补贴换规模,最后用本土化物流和广告把规模变利润”,把中国互联网“先烧钱再收割”的节奏在东南亚完整跑通,并且踩准了移动化、年轻化、价格敏感三大红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