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Shopee 允许主图里出现中文,但“允许”≠“推荐”。
去年 9 月起,平台把图片 OCR 审核从“抽查”改成“全量机审”,中文、水印、二维码一律先过算法,再进人工。结果 30% 的新链接在上架第 1 天就被“隐藏”,后台理由只有一句:Image contains unsupported language。下面把踩过的坑、实测过的解决方案一次写清,别再靠“运气”赌流量。
一、平台到底怎么识别中文?
1. OCR 文字识别:只要图上出现 12×12 px 以上的汉字,算法直接抽出来;
2. 水印比对:淘宝/1688 那种“¥19.9 包邮”红色长条,系统里早有黑名单库,0.3 秒命中;
3. 用户举报:马来、印尼买家看到中文常点“misleading”,举报量>3 次,链接秒下架。
二、实测:同样一张图,不同站点结局完全不同
- 新加坡、台湾站:华人占比高,中文通过率 95%,几乎不卡;
- 马来、菲律宾站:英文为官方语言,中文图隐藏率 40%;
- 印尼、泰国、越南站:本地语言优先,中文图隐藏率 60% 以上。
所以“能不能用”先看你在哪个战场,拿马来站跑新加坡策略,等于自废武功。
三、隐藏长啥样?
后台状态显示“Active”,但前台搜产品 ID 找不到;用“站点域名+产品 ID”直链打开,页面正常,可就是没有搜索流量——俗称“软下架”。很多卖家还蒙在鼓里,以为只是新品没权重,其实是图片语言违规。
四、如果供应链只提供中文图,最低成本抢救方案
1. 手机 3 分钟去字法
把图导进美图秀秀→“消除笔”涂掉中文→“文字”工具加英文价格→导出 800×800 px,单张 1 分钟,整套 9 张 10 分钟搞定。
2. 电脑批量法
Photoshop 录制动作:选区→内容识别填充→保存。打开“文件→自动→批处理”,一次跑 50 张,去倒杯水回来就全好了。
3. 不会 PS 就用 Canva
上传原图→“编辑图片→背景移除”先把图抠出来→重新加英文标语→再导出,系统自带“Remove background”3 秒抠完,连笔都不需要摸。
五、英文替换怎么写才不尴尬
- 价格:写“$3.99”而不是“¥19.9”,符号错误也会被 OCR 打回;
- 促销:用“Hot Sale”“50% OFF”,别写“Big Promotion”,机器翻译痕迹太重;
- 单位:写“pcs”“ml”“g”,印尼站再加本地单位“/buah”“/ml”,双单位并行,转化率提高 8%。
如果英文太烂,直接抄前台同类 Best Seller 的文案,改数字即可,比自己翻译安全。
六、想彻底省心,从源头解决
1. 找供应商要“白底无字原图”
开口第一句:“我要跨境原图,不要中文价格签。”工厂客服秒懂,他们 90% 都有,只是 1688 懒得放。
2. 让工厂代贴英文签
有些义乌老板自己就做外贸,出货前帮你贴英文静电贴,2 分钱/张,拍照一次到位,后面再也不怕语言审核。
3. 自己拍
手机+白桌+环形灯,成本 100 元以内,拍出来就是 100% 原创,还能申请“无版权举报护盾”,后面谁抄你图,你投诉谁。
七、常见作死操作,别再踩
1. 把中文图先传上去,等隐藏再换——一旦被打标签,链接权重直接清零,换图也救不回来;
2. 认为“台湾站能用中文,就全套搬运”——台湾站确实能用繁体,但“包邮”“爆款”这类词一样会被当广告下架;
3. 用繁体写“限量搶購”——新加坡站点能通过,马来西亚就被举报,原因是“误导性促销”。
八、一张图过审的 5 个检查点
1. 无中文字;
2. 无¥符号;
3. 无二维码、社交号;
4. 价格数字与后台售价一致;
5. 文字区域<画面 20%,留足产品展示空间。
上架前用“以图搜货”在前台搜一下,如果跳出来的全是英文图,说明审核标准如此;如果中文图一大片,再考虑放行。
总结:
Shopee 不会因为你放中文就封店,但它会偷偷把你的链接塞进“小黑屋”,流量砍得无声无息。
30 秒消除笔、2 分钟加英文、5 分钟重新上传,就能避开 60% 的隐形降权。
别用“华人市场”当借口——想让系统推给更广泛的本地客群,先把中文字拿掉,再谈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