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平台上有很多实用的选品工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具及其功能特点:
官方工具
-
Shopee 客户经理推荐 :Shopee 的客户经理会定期分享市场资讯,提供选品方向,对新手卖家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资源。
-
Shopee 选品指南分享平台 :卖家可以根据自己运营的站点和品类进行包含图片、价格段、关键词等重要信息的筛选。其特点包括信息全、查找易、内容新,登录 Shopee 大学即可找到。
-
Shopee 搜索结果页 :卖家可直接在 Shopee 网站输入关键词,查看搜索框出现的相应关键词选项,结合数据分析确定热销产品。
第三方工具
-
淘数据 :成立时间久、用户基数大、使用率高的专业数据分析平台。可帮助卖家查询店铺和行业销售数据,筛选产品、提取关键词,检测商品是否违规,还能建立客户性格画像。
-
电霸 :专为 Shopee 卖家提供数据支持服务的选品工具。能深度分析店铺经营情况及竞争对手销售数据,全方位分析归纳店铺竞争优势,预测行业发展前景,实时获取行业动态信息。
-
超级店长 :能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监控,挖掘和提炼爆款产品。可查看店铺爆款产品、营销策略、卖家优化轨迹,为商家推送市场上的爆款产品信息。
-
知虾 :Shopee 的数据服务平台,是卖家生意的好助手。可浏览行业销售排行榜,实时掌控产品市场发展状况,洞察市场趋势,帮助商家快速打造爆款产品。
-
BigSpy :通过追踪全球社交媒体广告,如 Facebook、Instagram 等,来挖掘热门产品及其广告素材,为选品提供参考。
-
Google 趋势 :对产品关键词的研究效果很好,能帮助卖家了解产品的搜索热度和趋势,从而为选品提供依据。
在选择选品工具时,卖家应根据自身的需求、预算和运营模式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也可以结合多种工具进行选品分析,以提高选品的准确性和效果。
在泰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低迷、物价高企、内需不足的当下,电商市场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据企业数据平台 Creden 报告,2024 年,新加坡背景的 Shopee 和中国背景的 Lazada 这两大外资电商平台在泰国的年收入高达 782.55 亿泰铢,净利润突破 54.67 亿泰铢,成为泰国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Shopee 与 Lazada 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其一,它们采取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初期不惜亏损,投入重金用于打折促销、发放优惠券、提供免邮服务等,成功将大量消费者从线下引流至线上购物。其二,两大平台均建立了自有物流体系,如 Shopee Xpress 和 Lazada Logistics,这使得它们在运输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相比中小型平台拥有显著优势,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其三,对技术的持续投入与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也功不可没。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商品推送,提高转化率,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用户行为数据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优势。
泰国电子交易发展局(ETDA)的数据显示,2024 年泰国电商市场总值已突破 6000 亿泰铢。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泰国消费者的生活购物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食品、服饰到电子设备等各类商品的购买逐渐向线上转移。疫情不仅改变了购物渠道,更重塑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线下购物的主导地位已被线上购物所取代。

尽管电商行业整体发展迅速,但繁荣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Shopee 与 Lazada 几乎垄断了泰国电商市场,这使得泰国本土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本土商家不得不在外资平台的规则下艰难求生,而这些规则、成本结构以及曝光机会几乎完全由平台掌控。
外资平台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全球技术资源,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失衡。一方面,来自中国的商品以直销模式大量涌入泰国市场,绕过中间商环节降低成本,使得本地商家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本地制造者不仅要承担较高的生产与物流成本,还需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平台推广。更令人担忧的是,平台的算法通常优先推荐销量高、响应速度快的商家,而这些往往是有跨境供应链支撑的进口商,本地品牌很难获得足够的曝光机会,导致泰国市场逐渐沦为一个“终端市场”,真正的附加价值未能留在本国经济体系中。
面对这种局面,泰国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例如,限制廉价商品的倾销,设立跨境商品的“最低应税门槛”,以打击低价免税进口行为;统一线上销售商品的质量监管标准,使其与本地商品达到同等水平;推动本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掌控平台算法的公平性,借鉴欧盟《数字服务法》(DSA)推动平台运营透明化。
与此同时,泰国中小商家也需调整自身策略。应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运用社交媒体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等方式,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Pay Solutions 首席执行官兼泰国电商资深专家 Phawut Pongwitayapanu 表示,目前泰国电商市场约三分之二由外国平台主导,其中 Shopee 与 Lazada 占据约 79% 的市场份额,而 TikTok 也在加速布局,成为潜在的竞争挑战者。他直言,泰国市场已形成事实上的“平台垄断”,本地商家在平台上失去了客户数据与直连客户的能力,平台可随意提高佣金与费用,而政府监管缺失,商家只能被动接受不公平条款。

来自中国的商品以补贴形式大量涌入泰国市场,引发了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战,许多本地企业已无力应对,逐步退出市场。数据显示,外资平台在早期为争夺市场份额投入巨资,Shopee 曾一年亏损高达近 5000 亿泰铢,这种商业运作模式是泰国本地商家难以承受的。
如今的泰国电商市场,实际上是三方势力的博弈。主导平台阵营包括 Shopee、Lazada、TikTok 等跨国平台,它们拥有主导权与定价权;商家阵营则涵盖本地和外国商家,他们在平台上展开激烈竞争;还有中国商品阵营,凭借低价直销、品类齐全等优势,对泰国产业链基础造成冲击。
电商平台的崛起已超越了商业竞争的范畴,成为数字时代“经济地缘政治”演变的一个缩影。如果泰国无法制定长远战略,扶持本地品牌与技术生态,将面临一个被彻底“平台化”的未来。届时,价值链外流、内需弱化,国家经济韧性也将进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