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5 年 5 月 8 日起,Shopee 马来西亚跨境店铺将对 SPayLater 以及 SSPayLater 的卖家交易手续费率进行全面上调,这一举措预计会使卖家综合成本增加约 1.24% - 1.44% 。本文将从成本冲击与定价策略、卖家实操应对方法、流量竞争与本土化布局,以及风险预警和趋势判断这四个维度,深入剖析此次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应对之策。
📈 政策调整关键内容
自 2025 年 5 月 8 日起,Shopee 马来西亚跨境店铺针对 SPayLater(买家分期付款)与 SSPayLater(专项分期付款)的卖家交易手续费率将全面上调。具体来看,SSPayLater 的 6 个月分期费率由原本的 5.94% 提升至 7.02%(此费率包含 8% 的 SST 税)。同时,18 个月和 24 个月分期服务仅面向单笔订单金额超过 100 令吉的买家提供。此次调整后,卖家的综合成本预计会增加 1.24% - 1.44% ,并且手续费仅针对已完成交易的订单收取。
🛒 成本冲击与定价策略
以一款成本为 120 令吉、原本售价 200 令吉的智能手表为例,倘若买家选择使用 SPayLater 付款,卖家就需要额外承担 200×4.5%(手续费率) = 9 令吉的费用,如此一来,利润便从原本的 80 令吉减少至 71 令吉。为了保证利润不受影响,售价需要提高到 209.47 令吉。然而,直接提高价格很可能会造成产品销量下降,所以需要结合限时折扣、满减优惠券等间接的价格调整策略。
数据参考:依据 Shopee 官方数据表明,选择分期功能的买家,其购物篮金额平均会增长 30% 。但手续费上调之后,卖家至少需要将客单价提高 5% - 8% ,才能够抵消成本的增加。
🛠 卖家实操应对办法
1️⃣ 动态定价模型优化
提前预设手续费成本 在定价模板中提前预留 4.5% - 7.02% 的手续费成本,通过 “折前价 + 活动折扣” 的组合形式来调整利润。例如,将商品原价提高 5% ,再搭配 “满 200 减 10 令吉” 的优惠活动,这样既能保持用户对价格的感知相对稳定,又能够覆盖手续费的支出。
优先推广高毛利品类 借助 SSPayLater 的长期分期功能,吸引高价格订单,以此来分摊手续费率带来的影响,像 3C 配件、家居装饰等品类就较为适合。
2️⃣ 分期策略精细化运营
合理限制分期权限 仅针对客单价超过 150 令吉的商品开放 6 个月及以上的分期服务,防止小额订单对利润造成过多的侵蚀。
结合促销活动 利用 Shopee 的 “0% 利息分期” 促销活动,有针对性地向买家推送 3 个月以下的短期分期服务,从而提高产品的转化率。
3️⃣ 税务合规升级
注册 SST 税号 对于年销售额超过 50 万令吉的卖家,必须注册马来西亚 SST 税号。若未申报 8% 的销售税,可能面临最高 5 万令吉的罚款。
跨境资金回流处理 卖家可通过马来西亚本地公司或者第三方税务代理来处理 SST 申报事宜,以此降低跨境资金回流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利用《中马税收协定》来避免双重征税)。
🌍 流量竞争与本土化布局
1️⃣ 优选卖家计划门槛提高
从 6 月 9 日开始,Shopee 将合并 “优选” 与 “优选 +” 计划。新的准入标准要求卖家每月订单数量不少于 100 单,或者销售额不低于 3000 令吉,并且需要维持 100 个以上不重复的买家。达到标准的卖家能够获得搜索加权、活动展位等资源。因此,建议卖家加快提升复购率和客单价。
2️⃣ 本土店成本优势突显
马来西亚本土店的 SPayLater 手续费率固定为 4.5% ,而且不受跨境物流时效的限制。卖家可以通过注册本土公司、租赁海外仓等方式实现转型,将履约周期缩短至 3 天。
🚨 风险预警与趋势判断
1️⃣ 美国关税政策的连带影响
马来西亚政府为应对美国 24% 的关税冲击,暂缓了 SST 税率的上调。但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后进一步加强贸易壁垒,跨境卖家或许需要借助墨西哥、越南等近岸仓进行二次中转。
2️⃣ 平台政策的连锁反应
Lazada 越南站已经同步将高价值商品的申报费上调至 9.4 万越南盾 / 单。卖家需要密切关注多个平台成本联动上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