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资讯
PART 1
电商
Shopee台湾站强化商品检验,出台化妆品新规
据消息称,Shopee台湾站发布重要法规提醒,要求卖家严格遵守商品检验及化妆品新规。
根据商品检验法规定,所有应施检验商品必须明显标示BSMI字号或检验证明,违者最高可罚200万新台币。
另自7月1日起,化妆品需完成产品登录并建立资讯档案,未经登录产品不得销售,违规最高可处100万罚锾并可能面临停业处分。
平台特别提醒,即使非制造/输入业者,卖家也需确认商品合规性后再上架,避免触法风险。
Yandex Market延长店面订单5%关税优惠至2027年底
近日,Yandex Market 宣布,将面向通过店面销售产品的卖家维持 5% 的上架费率至 2027 年底,覆盖全品类商品。
该政策附带激励机制:若买家订阅商店并在 6 个月内购买其他商品(无论是否通过店面下单),卖家仍可享受低费率优惠。
平台计划近期大幅扩展店面功能,包括在收藏夹与主页添加促销信息、产品精选及用户评论等模块。
早在 2025 年 4 月,Yandex Market 已完成店面功能迭代,允许卖家自主发起促销、发送推送通知并引入外部流量,同时支持买家订阅商店以追踪动态。
此次政策延续与功能升级,旨在强化平台对卖家的吸引力,通过低费率与流量工具提升商家入驻意愿,进一步巩固其在俄罗斯电商市场的竞争力。
# 政策动向
PART 2
跨境
印度拟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
印度和美国贸易谈判最后期限将至,双方仍在汽车、钢铁以及农业等领域存在分歧。
印度媒体4日报道,印度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当天强硬表态,只有互利互惠才能达成协定。
双方分歧依然难解美国所谓“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印度和美国仍在进行贸易谈判。
据路透社报道,印美贸易谈判目前在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和农产品领域存在分歧。
印度一方面不愿开放农业和乳业市场,一方面要求美方对印度商品的关税税率低于面向越南等国的关税税率。
越南电商税务新政落地
据消息称,越南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商平台代扣代缴新规,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平台将为卖家自动扣除1.5%的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卖家普遍反映该政策简化了纳税流程,但面临无法获取完整买家信息开具发票的困扰。
有木制工具卖家表示:"平台扣税很方便,但缺少买家详细信息导致无法合规开票,可能面临处罚风险"。
目前各平台尚未就发票开具问题提供明确指引,多个卖家均遇到类似合规性难题。
泰国寻求尽快与美达成协议
据报道,泰国紧急提交修订提案,承诺五年内削减70%对美贸易顺差,较此前承诺的时间表大幅提前,并增购美国能源和飞机,寻求避免36%关税威胁。
分析称,由于越南、柬埔寨等邻国上周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同为东南亚国家的泰国面临巨大压力,急需避免在地区中获得最差贸易条件。
泰国在最后关头再做让步,向美国提供更大的农业和工业产品市场准入,并承诺增加购买美国能源和波音飞机,试图在7月9日截止期限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以避免特朗普政府36%的关税威胁。
# 市场报告
PART 3
跨境
快时尚冲击下全球二手服装市场危机
随着快时尚与超快时尚兴起,全球二手服装市场正面临结构性危机。
德国Texaid破产等事件暴露行业困境:快时尚导致服装质量下降,荷兰研究显示二手服装再利用率从80%骤降至50%。
与此同时,中国二手服装出口10年增长600%加剧市场饱和,非洲等传统二手消费市场也遭快时尚品牌侵蚀,莫桑比克街头小店已被南非快时尚品牌主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服装生产阶段占全球价值链环境影响的75%,而二手市场本是循环经济核心。
如今快时尚使服装平均穿着时间缩短36%,低质化衣物既难重复利用,又因回收价值低拖累产业链。
业内呼吁立即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政策,通过欧盟生态设计法规强制提升服装耐用性,并对线上快时尚征收关税与增值税。
德国电商上半年线上销售398亿欧元,AI推荐使用率达20%
据消息称,德国在线贸易在上半年迎来复苏,销售额同比增长3.5%至398.4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增速提升至3.8%。
调查显示,消费者信心逐步回暖,AI技术应用显著——20%德国消费者使用AI产品推荐(但多数仍会自主验证)。
按品类看,服装/鞋履/家纺表现亮眼,电子产品和书籍增长乏力;在线市场以近6%增速领跑,而多渠道零售商则出现下滑。
64%印度人追求产品透明 植物蛋白需求增长37%
7月7日消息,根据尼尔森IQ(NIQ)最新发布的《全球健康与健康状态报告2025》,印度消费者健康意识显著提升,53%的受访者主动采取健康管理措施,64%重视产品透明度,56%已使用可穿戴设备监测健康数据。
报告显示,49%印度消费者计划增加高纤维食品摄入,37%考虑植物蛋白饮食,而健康科技产品中,功能特性(75%)和品牌信誉(71%)成为主要购买考量。
尽管健康消费意愿强烈,51%受访者认为健康产品价格过高且市场供给不足。